教学是一种美好的相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辛佳

发布者:王渊发布时间:2021-05-14浏览次数:13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辛佳

 教书育人是博士毕业后我择业高校的初衷,所以,尽管科研任务紧张,我一直都很珍视每周能和同学们共处的课堂时光。2020年秋季学期的教学评估中,我参评的课程是《土壤污染与防治》,这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必修课程。该门课程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课。真正好的教学,必然来自教师的积极自我完善与师生的共同努力。借助这次教学评估的契机,我深刻剖析自己的特长与不足,用心去设计每一堂课,师生和谐奋进,教学相长,收获了一些可贵的经验。

一、问题导向教学,开场结尾呼应

 这门课程第一模块是土壤学基础理论,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如果不在授课前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其学习目的,很难使学生充分投入课堂。我个人喜欢研究和设计演讲,如何在演讲的开场抛出问题吸引听众,是决定演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我就想把这种方式引入课程教学中来,以学生们关注的实际环境问题开场,让他们思而不解,进而被吊起胃口,必然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兴致盎然。此外,在相关知识点讲授完时,回顾开场提出的问题,让同学们依据所学知识自己来讨论答案,进而检验其学习效果。

二、教学科研互促,两者相得益彰

 我个人的研究方向恰好是“土壤/地下水污染理论和修复技术”,与本课程所讲授内容十分契合。所以,我在讲授关键知识点时,都会辅以一些曾参与过的具体科研项目或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一方面,展示真实的现场照片或视频,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野外工作和修复工程的现场感;另一方面,适当联系科研热点,可加深同学们对该领域科研需求的认识,增强其专业认同感;分享实际科研数据,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析数据规律的能力。同时,教学工作也在进一步夯实我的理论基础,对科研产生同步促进作用。

三、鼓励课堂互动,培养思辨能力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愿互动、不敢互动”的问题,这与中学阶段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关,很难要求同学们快速转变。所以,需要在课程中循循善诱地以同学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鼓励课堂互动。一方面,我在“讲授型”教学环节中,穿插集体互动和个体互动,在个体互动前,给同学们充分的讨论思考时间,减少同学们对互动的担忧和恐惧,鼓励同学们“发声是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我设置了两周“讨论型”教学环节,组织同学们进行案例调研和课堂汇报,并通过鼓励性措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和主动回答,培养同学们批判性思维,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和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针对“讨论型”教学环节,在学期初,广泛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针对同学们反映的以往课堂汇报中存在的“汇报主题与课程联系不紧密”、“组别过多,汇报像赶场”和“小组内各成员贡献度不一致,缺乏差异性评价机制”等问题进行一一改进,使每一位同学的劳动付出都能够得到科学的评价和考量,全面提升了该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四、植根专业知识,挖掘思政元素

 依据课程中层层递进的三大知识模块,仔细研讨教学内容,分别从“家国情怀”、“生态思想”、“专业认同”、“职业素养”、“团队协作”、“思辨精神”等六大方面,筛选和各章节知识点紧密贴合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点与专业知识点的紧密衔接,形成协同效应,以期达到“教之以事而喻诸德”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土壤样品采集方法”时,联系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月壤”自动采样的新闻报道,对比土壤和“月壤”采样方法的异同,介绍该任务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提高同学们的国家荣誉感。

 在整个教学评估的过程中,观摩课的学习和评估专家的指导为我改进课程教学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参考,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学是一种美好的相遇,对新的相遇保持开放的心态,教学相长,步履不停,让自己一直在路上。